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的时候日本的川崎富作首次公开报道了该病,在后面几十年中,川崎病称为了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关于川崎病的一些症状和治疗方法,下文中小编都会简单的说明一下。
川崎病是什么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达20%~25%。
川崎病的症状有哪些
川崎病可以出现发热、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症状,另外可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损害。
临床表现
1、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患儿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体温达38℃~40℃,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 20次/d。由于本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我院主张体温 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降温、多饮温开水,如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采用药物治疗如莫丁舒、普菲特达到降温目的。
2、四肢末端变化,患儿在1周内可能出现手指、足趾硬肿、手掌面皮肤发红,部分患儿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触痛,肢端、肛周、躯干等处脱皮,指甲脱落。应对患儿加强护理,注意局部皮肤黏膜清洁,避免搔抓皮肤,注意防止发生皮肤撕伤。
3、皮疹发病后1~5d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多形性红斑,以猩红热样皮疹最常见,但无水泡及结痂,约1周左右可消退,在此期间应注意与其他传染病性皮疹及药物引起的过敏皮疹现象相鉴别,此时嘱家长给患儿穿柔软的衣物避免患儿用手抓痒,减少刺激。
4、口腔及口唇口唇潮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出呈杨梅舌,扁桃体呈轻度或重度肿大。要协助家长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尽量避免食用生、硬类食物,以流食、软食为主。
5、淋巴结改变多数患儿都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为主,黄豆至蚕豆粒大小,单侧多发,可有压痛,无波动感,在l周后多可自行消退。
6、眼部改变发病后1~6d患儿有眼结膜充血或球结膜充血,不伴有分泌物及肿胀,可用甲氯霉素滴眼液滴眼,避免直接强光刺激、疲劳过度。
7、冠状动脉改变部分患儿心脏彩超检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最大内径<4mm 4="" 8mm="">8mm(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血栓,较重时可出现猝死,必须减少心脏负荷,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其他类型
1、轻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往往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回顾性的诊断患者可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
2、中毒型
起病急骤体温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头痛、惊厥、呕吐、为常见症状咽扁桃体炎症严重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危险性很高
3、外科型
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从创口开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
川崎病可以治得好吗
川崎病是一个导致全身体中,小型动脉壁血管炎症的疾病,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也影响全身的淋巴结,皮肤,内口,鼻和咽喉粘膜。川崎病的症状也包括:高烧,皮肤脱皮。但是川崎氏症通常是可以治愈的,大多数患川崎病孩子都会疾痊愈而没有遗留下严重的问题。
川崎病要尽早治疗,治疗目标是降低发烧和炎症,防止心脏受损。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川崎病的平均持续12天,15%至25%未经治疗的儿童,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后遗症需要儿科心脏病专家治疗(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脏疾病或猝死)。川崎病的复发率大约是3%左右。(在日本川崎病的复发率≈3%。15%至25%未经治疗的儿童,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后遗症并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脏疾病或猝死。川崎病在日本病死率为0.08%。)
川崎病会传染吗
理论上讲川崎是会传染的,但现在的科学还没有找到川崎会传染的直接证据和病理学依据,所以,你可以认为川崎病不会传染。
川崎病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只知道是一种病毒,多发于沿海一带的儿童身上,得过之后95%以上的人不会复发,主要用丙球蛋白治疗,治愈后应时刻关注心脏冠状动脉的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