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懂劲”及其数学公式(上) 太极拳与外功拳种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外功拳勇猛刚健,注重着(招)法,出拳(掌)多走直线;太极拳松静柔缓,注重呼吸,出掌(拳)多走弧线……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功拳倾心于速度和力量,太极拳追求的是“懂劲”。1930年,杨派太极拳家王新午(1890——1964)在许禹生主编的《体育》季刊上撰文,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新午先生写道:
“功有别,分内外。内功练气,外功练力,力有时而穷,气无往不在。内功练劲,外功练着,着每出于有意,劲多发于无形。故力可穷也,着可尽也,惟气与劲从吾心之所欲,顺天地自然之理,极人生固有之良能而近乎于道,不得忽之也------太极拳所称之劲,除作普通力量解释外,由功深练出之灵敏活泼方法谓之劲,有意识力量。对敌变化之机,由感觉灵敏而察之者,谓之懂劲。太极拳言劲,为他项国术所不及。他拳多言着法,着法能用,即为成功;太极拳则着熟之后尚须懂劲,其立标甚远,故成功之后不持着而持劲。此即特点。”
太极拳重视“劲”和“懂劲”的修养和锻炼,为其他拳种所不及。自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问世,“劲”,特别是“懂劲”,便成了太极拳技艺的专用术语,“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就成为太极拳练家,穷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劲”?“劲”和“力”有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懂劲”?“懂劲”的标准应如何判定?笔者不才,“临池学书”,以博方家一笑。
(一)劲与力的辩证关系
初学拳或拳技不精,“力”处于原始的、粗犷的、未经整合的状态,由于没有意识参与,不能随心所欲,带有自然性、习惯性和盲目性,王宗岳称之谓“先天自然之能”,太极拳练家通常在其前面加一个“拙(浊)”字,称其为“拙(浊)力”,从而成为太极拳理论的常用语。当拳技练至一定程度,“拙(浊)力”被逐渐化解(掉),有意识、内气参与的时候,“力“便开始向“劲”的方面转化,这一过程王宗岳称之谓“学力而有为”。因此,“劲”是经过特殊训练过的、精雕细琢的“力”;是“先天自然之能”和后天“学力而有为”相结合的产物。
“劲”与“力”相区别。陈炎林先生说:“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而能发,并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为无形,力方而劲园,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这是力与劲的不同。”(见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青山、石恒编:《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第28页)
“劲”与“力”相联系。 “力是‘原煤’,劲为‘焦炭’;力是‘顽铁’,劲为‘精钢’”。愚意以为:“劲”是一种升华了的“力”,是“力”的综合指数(即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动态及意图等多层结构)或力的技术重组;是一种经过整合的、系统化了的力与意、气的统一体,统常称为“劲力”或“劲道”;是一种内在的“力”,故“劲”又叫作“内劲”。
“劲”与“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移其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故有“死(僵)劲为力,活力为劲”之说。这便是“劲”与“力”的辩证关系。
“过力伤血,过速伤气”。太极拳理论认为:追求力量和速度不利于颐养身体,也不利于“力”向“劲”的方面转化,故用松静柔缓的方法,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达内劲自生。一切纯归属于自然。这一过程,太极拳术语称之谓“摧僵化拙(浊)”。
太极拳运动(含架子和推手),用松静柔缓的方法“摧僵化拙(浊)”,将“力”转化为“劲”,并一直在强化着这种“劲”,使其持续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以求达到劲整、劲实,劲园。
劲整、劲实、劲园,方能举动轻灵,“周身节节贯穿”,“无缺陷处”,“无凸凹处”,“无断续处”,“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方能“方能立身中正,支撑八面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太极拳“劲”的门类繁多,除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基本劲外,尚有沾、化、拿、发、开、合、寸、钻、弹、抖、冷断等数种。
传统的太极拳理论认为:盘架子是知已功夫,架子练的越规范、越松静柔缓,用功越久,得“气”、长“劲”愈速,但是,光练出了“劲”,还不能用,还必须练出知人功夫,只有知已知彼,才能权衡利弊,作出最佳选择,战胜“敌人”。太极拳的知人功夫名曰“懂劲”。“懂劲”是通过推手练出来的(光练架子是一辈子也不会“懂劲”的),故太极拳术语有“练架子为体,练推手为用”的说辞。愚意以为:太极拳运动练架子为体,虽有攻防模拟,却不易实用;而练推手即可以为用,也可以为体。
许禹生先生说“太极拳术以懂劲为拳中要诀……习太极拳者,不习推手,等于未习,习推手而未能懂劲,则运用毫无是处。”(见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第三章:“论太极拳推手术”)那么,练“懂劲”为什么必须学推手?推手又是如何练出“懂劲”的呢?
二
“劲”-“懂劲”及其数学公式(中)(二)何为懂劲,怎样才能懂劲?
“懂劲”,是太极拳技艺的专用术语。
不少人认为,“懂劲”有懂自已劲和懂别人劲之说。笔者不敢苟同。吴图南先生曾说:“打手者,研究懂劲之法也(见吴图南著《国术概论》第三章第二节六:“太极拳打手论”)。愚意以为:没有推手,何来“懂劲”之说?因此,“懂劲”主要是懂(知)人之劲,而不是懂(知)已之劲。对于“懂劲”的认识,如果撇开了推手实践,仅按现代汉语来抠字眼,按家常俚语来解释,无异于缘木求鱼、升山采珠,那是几辈子也不可能说得清、道得白的。
太极拳技艺高的练家在与他人推手时,手臂接触的瞬间,就能感知对方劲力、着(招)法的大小、刚柔、虚实、方向、快慢、变化及意图。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实在是对“懂劲”惟妙惟肖的表述。
上世纪五十所代末,笔者学拳技于通州张虎臣(1898——1979)先生。按师门的传教:“懂劲”是推手实践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看书,看录像,乃至直接看别人推手,都不可能学会“懂劲”。这就像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一样,你要知道“懂劲”为何意,只能在推手的实践中亲身去体味,除此再没有别的办法。吾师生前讲过这样一件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吴鉴泉先生的弟子褚民谊曾发明过推手器械,一种类似于弹簧的东西辅以扛杆、轴承原理,拴套在手腕上,你伸它曲、你缩它伸,并可随意旋转,用以练习人的皮肤、神经末稍的感知、反应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此事吴图南所著《国术概论》中曾提及。我以为应引起太极拳界和力学专家重视,若果能发明行之有效的推手器械,可谓对竞技体育运动贡献非浅。
学推手练“懂劲”,比单纯地学练太极拳套路,难度要大的多,这是诸多推手技法失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实践中,训练、培养“懂劲”能力,大多是采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的:
师徒双方手臂相搭,师方名曰“问劲”(又名“试劲”或“探劲”),所谓“问劲”,不是用嘴去问,而是老师由浅及深、由简及繁,多角度、全方位的用劲力、着(招)法投石问路(径),测试学生的感觉、防卫、应变能力;徒方名曰“听劲”(又名“应劲”或“觉劲”),所谓“听劲”,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学生用皮肤接触点的触觉,感受、体味老师劲力、着(招)法的大小、刚柔、快慢、方向、变化及意图等,以便采取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师方的劲力、着(招)法顺势化解。老师的“问”,学生“听”不懂,谓之不“懂劲”;学生“听”得懂,谓之“懂劲”。
为了培养学生的“懂劲”能力向高、深层次发展,待学生推手练“懂劲”达一定程度时,师方变“问劲”为“喂劲”(又名“诱劲”或“测劲”),就像母亲给孩子喂食一样,老师变幻着各种着(招)法,或故作破绽、或布局设伏、或增加功力,持续不断给学生“输血充电”,以增强学生的应试、应变及还击、攻击能力;徒方则变“听劲”为“答劲”(又名“辨劲”或“验劲”),就像学生进考试场一样,对老师所出“试卷”,“答”出自已认为正确的答案。老师的“试卷”,学生“答”不对,谓之不“懂劲”;学生“答”得对,谓之“懂劲”。
师徒之间一“问”一“听”、一“喂”一“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交错进行。老师孜孜不倦、循循善诱的传帮带教、答疑解惑,使学生的皮肤、神经末稍的触觉、反应能力,越来越活泼灵敏,知人功夫、应变能力不断地得到升华,终于由量变向质变、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在推手中逐渐能沾连粘随,不丢、不顶;逐渐能“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舍已从人地顺势走化;逐渐能同步等速地你走我走,“因敌变化示神奇”、“屈伸开合听自由”……一步步地登上“懂劲”的殿堂。
在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实践中,训练、培养“懂劲”能力,采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同样要求松静柔缓。只有松静柔缓,才能通过推手进一步“摧僵化拙(浊)”;只有松静柔缓,在推手中学生才能仔细品味、体验、理解老师施教的各种劲力、着(招)法及其变化。这就像吃饭,细嚼慢咽与囫囵吞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训练、培养“懂劲”能力,采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师资水平最为重要。教师水准高,“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水准低,甚至不知“懂劲”为何物,教学生全凭蛮力,自以为是的和学生拉扯在一起,打转转、画圈圈,四手(即棚捋挤按)不清、不明,只能快不能慢,那是永远也不会“懂劲”的,行家里手讥讽这种推手为“打轮”或“推磨”。今日的太极拳推手,“打轮”、“推磨”者比比皆是,误人误已,把推手引向歧途,实在让人为太极拳的推手技艺担忧。(笔者按:有人把“打轮”、“推磨”,作为推手的代名词用,值得商榷。)
三
“劲”—“懂劲”及其数学公式 (三) “懂劲”的数学公式
“懂劲”,是通过推手练出来的。“懂劲”的标准应如何判定呢?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