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的时候会出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些女性在到了排卵期的时候也出血,这就有点奇怪了,女性排卵期排卵才是重点,那为什么会出血呢?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排卵期出血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处理排卵期出血的情况。
排卵期出血正常吗
这种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因个体差异,只有少数人会有排卵期出血。如果它只是那么一两天,出血和量不多,不影响日常生活,你就不必太在意。放宽心胸。排卵期出血一般不需治疗,大都能自愈,不影响健康和生育。
月经期间因盆腔充血,子宫口较松,生殖器抵抗力减弱,应注意卫生保健。应避免过劳,防寒保暧,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止盆浴,坐浴或阴道冲洗,游泳,已婚的禁忌夫妻生活,保持外阴清洁。
排卵期出血症状
排卵期出血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子宫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极少者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有的出血持续时间为几小时,或2-3天后自行停止。最长不超过7天。
排卵期出血除了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外,还伴随着小腹疼痛或腰酸症状,以一侧多见、有时亦可有双侧腹痛,可轻可重。一般持续数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另外,排卵期由于黄体素的分泌,使体温在排卵后略有升高。一般需要借助体温计才能发现。但有的女性虽然没有测试基础体温,在排卵后的半个月,尤其是每天下午,会感到自己有些微热。另有不少女性在排卵期会出现乳房胀或乳头痛,有时简直不能触碰乳头,乳房的表现也可能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夕。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原因
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排卵时,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营养而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出现少许出血。
正常情况下,这种出血极为短暂(约1小时-2小时),且只能在显微镜下窥见白带中有红细胞。而出现肉眼可见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可为几小时,或3天-5天,但极少达到7天以上,严重者也可淋漓不净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也可能于输卵管伞部摄卵时,将含血的卵泡液经输卵管逆蠕动送至子宫腔再由子宫颈经阴道流出。
但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排卵期出血,那就不正常了,大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
2、病理性原因
1、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服黄体酮、乙烯雌酚、避孕药等激素药物停药后可引起阴道出血。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肝功能损伤而致阴道流红,伴皮肤有出血点。
3、停经后不规则出血,发生在育龄妇女中,首先考虑为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4、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以及卵巢的颗粒细胞瘤都会引起阴道出血并伴有赤白带。
5、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及子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后或性生活后有少许新鲜出血,平时可能有血性白带(有时白带呈高梁米汤样或琥珀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也能引起阴道出血。
排卵期出血吃什么药
1、西医药治疗
已烯雌酚0.25-0.5nmg/日,排卵前3天开始服用,血止后1~3天停药。
2、中医药治疗
(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早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成药:固经丸。
(3)血淤: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排卵期出血能同房吗
当女性处于排卵期出血时,盆腔充血,子宫口较松,生殖器抵抗力减弱。如果这时进行同房,男方很容易把细菌带入女性的阴道,从而破坏了正常的阴道酸性环境,造成菌群失调,很有可能感染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而且阴道炎非常难缠,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为了健康起见,最好不要在排卵期出血时同房。
无论是经期还是排卵期出血,都不建议女性过性生活,因为如果这时进行性生活,又不注意阴部的清洁卫生,就很可能带入细菌而引起局部感染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影响到受孕。
总结:排卵期出血是很少出现的情况,即使有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合理的休息和饮食都是可以调理过来的,上文中小编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排卵期的中医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