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因为地理位置不同也分为许多不同的门派,北派太极的宗师就是王宗岳,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北派太极二代宗师蒋发,早年以为政治腐败在乱世之中遇到太极创始人陈王廷,随后慢慢接触太极,假如自己对太极的理解,为太极做出了巨大的作用。
北派太极二代宗师
蒋发,是北派太极第一代宗师王宗岳的衣钵传人,对太极拳事业的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以及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不仅是赵堡太极拳派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的共同祖师,是北派太极的第二代宗师。
王宗岳虽另有两个弟子(独生女与郑州孙某),但都失传了。若无蒋发的努力弘扬和发展,“王谱”也会失传而束之高阁。因此,王宗岳的历史功绩,也包含有蒋发的功劳在内。把蒋发尊为北派太极第二代宗师,当之无愧。
蒋发早年经历
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蒋发在乱世中,也难以生存,从而投身于登封县以李际遇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之中,任部将。后因明王朝调动开封、洛阳、襄阳三路大军围攻蒋发亡命他乡,直到清初,才流落到陈家沟,被陈王廷收留为仆。
蒋发和陈王廷的关系
因对陈创太极拳有所贡献而得其真传,所以,陈晚年画像时,蒋持刀立其背后。此画像原存陈氏祠堂,70年代遗失,但民国21年出版的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子明所撰写、出版的《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中,在“陈氏太极拳家列传”之“陈王廷传”中所附陈王廷画像照片和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陈庆州精心保存的60年代所摄原像照片,均为此画像存在的有力佐证。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画像,是后人依原画像再创作而成。
蒋发拜师
蒋发少时喜武,习外家拳。二十二岁时(1536年)在赵堡街与青少年共同练拳,适遇山西省阳城县小王庄的太极宗师王宗岳一行二人,因赴郑州检查生意,在渡黄河前投宿赵堡,也在观看少年的练拳。发现蒋发的习武资质良好,适于培养,在蒋发恳求拜师之真诚感动下,允收为徒,带回阳城县小王庄家中长期培养。经过七年的倾囊而授,不仅在太极内功、技法拳理方面得真传,也在文才、太极哲理和武德等方面,全面培养,成为文武全才的北派第二代宗师。
蒋发历史功绩
为普及王宗岳拳谱,撰写了三十七篇拳解,深入阐发太极拳理,后人吴鉴泉将此套拳解,名之为《太极法说》,其子吴公藻在1935年著《太极拳讲义》中已公之于世。杨振基也:陈杨家所存的抄本,于1992年在《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的附录中全文刊出,供世人共享。现代之拳家,对此谱甚为珍视,可与王宗岳古谱匹配而生辉。
蒋发首次将“十三势”长拳的单式操演,周而复始,改为定型的太极拳套路:在王宗岳时代,“十三势”(长拳)是没有套路的。蒋发前期著作《五十三势长拳解》中说:“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说明蒋发在前期,尚未有创编套路的思想。
创编了《总歌兼体用连联解》和《太极拳十三式手法起源之图》的赵堡秘传拳谱。
综上所述,蒋发的中年、壮年时代,是负有盛名,并有不少业绩。但因史料缺乏,未能反映全貌,本节所述,只是局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