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奶嘴对宝宝来说是重大的改变,此时爸妈的支持与鼓励很重要,必须与宝宝站在同一阵线。不要持相反立场或对孩子说难听的话,必须认同孩子的需求、陪着他一起戒除吸吮奶嘴的习惯,告诉他需要戒除的理由与好处、给予他鼓励、认可他的进步,并协助他寻找可以另外取得慰藉的方法,长期吸吮奶嘴也是有副作用的,下面就跟着太极拳小编一起来看看吸吮奶嘴的副作用吧!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约于妊娠32周,胎儿在妈妈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动作,出生后,在正式迈入心理学领域中所谓的口腔期时,吸吮的需求已经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出生后,透过吸吮,能够顺利的从妈妈乳房中获取奶水,另一方面,对某些宝宝来说,吸吮也能满足自我安慰的需求(在早产儿病房中,有些早产宝宝因为太小无法吸吮奶嘴,医院甚至会提供细小的管子让早产的孩子吸吮,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早期人类育婴的经验中,吸吮奶嘴即已有所纪录。
有许多研究是针对宝宝吸吮奶嘴的行为进行探讨,发现对宝宝而言,奶嘴的功能除了提供安抚、满足孩子的吸吮欲望之外,也能促进口腔肌肉的成熟发展,对某些孩子更提供帮助达成规律作息的目的,例如:成为睡前的安抚仪式或增加睡眠品质。
此外,在安全考量上,新生儿吸吮奶嘴可避免宝宝趴睡造成窒息、被毯遮蔽口鼻,以及避免宝宝呼吸中止,有助预防新生儿猝死症,因此,美国儿科医学会对于新生儿吸吮奶嘴的行为,基本是给予支持,唯建议给予奶嘴的时机点应晚于出生后3~4周,待宝宝已建立吸吮乳房的习惯后再提供奶嘴,避免奶头混淆。
吸吮奶嘴的副作用
虽然美国儿科医学会对于出生后使用奶嘴给予支持,但研究仍显示吸吮奶嘴可能带来副作用,包含影响齿列的发展、有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机率,以及因为奶嘴未保持清洁所带来的感染风险与可能让宝宝减少练习口语表达的机会。说明如下:
1.影响齿列
经常性的吸吮奶嘴确实会造成宝宝齿列的变形(如:暴牙或牙齿歪斜),孩子3岁之前,因吸吮奶嘴所造成的齿列不整,可在戒除后快速恢复整齐度,但若超过3岁,自动恢复整齐度的机率就减少,因此建议家长可以观察,若宝宝的齿列已受吸吮奶嘴影响整齐度,就建议可以考虑3岁前协助宝宝戒掉奶嘴,若齿列的整齐未受影响,则可在6岁前(长出恒齿前)慢慢协助戒除(齿列整齐度是否受影响,通常与宝宝吸吮频率有关),同时,也建议可以请教熟悉的牙医师,请他依据孩子的牙齿状况提供建议。
2.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可能性
因口腔、鼻子与耳朵相连,因此对有些宝宝来说,吸吮奶嘴的行为可能对耳咽管功能有所影响,存在让宝宝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机会,建议若宝宝经常性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就应考虑为宝宝积极戒除奶嘴。
3.奶嘴不清洁成致病原
吸吮奶嘴的另一个隐忧来自于奶嘴的清洁度,因为必须放入宝宝口中,因此若奶嘴上附着致病菌,便很容易让细菌直接被宝宝吃进体内,建议使用奶嘴必须经常清洁与消毒,才能避免孩子病从口入。
4.影响语言发展
研究发现,宝宝吸吮奶嘴影响语言发展的定论并未获得支持,若孩子长期或整日吸吮奶嘴,确实可能因此减少开口说话与练习正确口语表达的机会,让语言的发展速度受到递延,建议可在孩子逐渐懂事后,协助他减少吸吮奶嘴的时间,并经常与他对话,帮助孩子每阶段的口语发展。
戒除奶嘴的时机点,医界有不同的主张,有些医师建议于3岁前,也有医师认为可递延至6岁前,若孩子出现前述征象时,可随时积极为他戒掉奶嘴,否则便可与孩子在取得共识后,慢慢达成戒除奶嘴的目标。
戒除奶嘴需要爸妈支持
戒除一个习惯,即便是成人,都需要时间与毅力,张龙医师提醒,为孩子戒除奶嘴时,爸妈的支持很重要,必须与孩子站在同一阵线,不要持相反立场或对孩子说难听的话,必须认同孩子的需求、陪着他一起戒除吸吮奶嘴的习惯,告诉他需要戒除的理由与好处、给予他鼓励、认可他的进步,并协助他寻找可以另外取得慰藉的方法,如:安抚巾或玩偶。
同时,为孩子戒除奶嘴时,如果没有立即性必须戒除的理由,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循序戒除,让他可以对戒除奶嘴这件事有心理准备,但张龙医师提醒,戒除期间,若遇上孩子生病或因为某些变故造成孩子的重大失落时,不要强行戒除奶嘴,建议此时可让奶嘴暂时成为孩子自我安慰的角色,让戒除计画延后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