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里面最为流行的派别之一,受到非常多的拳友的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吴式太极拳,当然对于初学吴式太极拳的朋友,必须要掌握吴式太极步骤,特点,要领等等,吴式太极拳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轻灵,掌握太极拳放松要领,可提高太极拳境界,这样可以避免学习吴式太极拳的朋友进去误区,所以我们必须要科学掌握这些要领及特点,并通过练习将其熟练运用。
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步骤
学习吴式太极拳首先要选择好套路,太极功夫是从低层向高层学习的过程,在练习中,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一、太极拳套路的选择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太极拳进行康复保健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选择吴式太极拳。这样既保存了太极拳的功理结构和动作特点,又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在熟练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基础上,可以再学习和掌握整套复杂太极拳。
二、锻炼时间
以每天晨起为好,每次20—30分钟,身体适应后还可逐渐延长到30—60分钟。只要长期坚持,肯定会收到良好效果。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只有每天加持练习太极拳,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太极境界。
如何才能练好吴式太极拳
1.静
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这样才能达到练习吴式太极拳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这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2.轻
吴式太极拳中的“轻”,不能因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
太极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暴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这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
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3.慢
练吴式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续。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衔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
练习吴式太极拳一般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并且每次练完拳的时间基本上也是相同的,这样也能体现你的功力。
4.切
即是认真的意思。练太极拳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而行,无论哪个招式,都要做到准确。虚实要分清楚,动作避免欠缺,立身须中正安舒,“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功夫,如此下功夫则进步快矣。
吴式太极拳动作5大特点
1.柔和性
太极拳动作轻松柔和,适应人体生理活动的要求。
2.圆活性
太极拳的动作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处处带有弧形,走圆形线路。
3.连贯性
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尽管姿势与动作变化多端,但都是相互衔接,连贯一气,连续不断。
修炼太极拳要保持身心放松,全神贯注练习,这样在练习中才能保持动作缠绵连贯,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4.完整性
太极拳动作以腰为主轴,每个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随腰轴而转动,随躯干起落而升降。
5.调身、调息、调心有机联系
在太极拳的操练中,要求意念和动作一致,即动作运行到哪里,意念也随到哪里。上下相随,手足呼应。随着动作的起落开合,使呼吸自然地调节和密切配合。一般在动作开、起时吸气,落、合时呼气,内外上下完整一体。
吴式太极拳操作7要领
1.沉肩垂肘
两肩放松下垂,两肘亦随之下垂,使气沉丹田,气息得以调整。
2.用意不用力
首先要全身放松,使意念、气血周流全身,太极拳的动作柔和轻松,长期锻炼后,便表现出真正的内劲。
3.上下相随
练习太极拳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神随眼动,上下相连而成一体。
4.相连不断
进行太极拳锻炼时,动作自始至终连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贯穿一气
5.虚灵顶颈
头颈正直,神贯于顶,不可用力,须有虚灵自然之意。
6.含胸拔背
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称为含胸。在含胸的同时,使气贴于背,称为拔背。这样就使人体胸腹部与背部的各经脉气血畅通,内脏器官血液循行宜于改善。
7.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轴,能松腰,两足才有力,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
总结:通过内容了介绍,我们对吴式太极拳的特点要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我们学习吴式太极拳就更加的轻松,当天练习太极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只有每天加持练习太极拳,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太极境界。